姓 名:郝汉舟
职 称:教授
学历学位:博士
研究方向:城市地理/生态修复
系(专业):地理科学
E_MAIL:haohz110@163.com
硕/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联系电话:0713-8338013
教育与研究经历:
1989.09-1992.07湖北农学院
2002.09-2005.07华中农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
2005.09-2008.0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研究生
2008.09- 湖北科技学院教师
学术兼职: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斗+”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咸宁市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与兴趣:
从事学科:地理科学/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城市地理/生态修复
教学情况:《计量地理学》、《地理建模》、《环境科学概论》、《土地统计与R语言》
承担项目与课题
主持项目与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技术创新背景下城市化进程的资源环境效应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5BGL139)
2)湖北省科技支撑公益项目“武汉市PM2.5重金属污染时空特征及源解析研究”(项目编号2014BCB041)
3)湖北省科技支撑软科学项目“资源-环境-经济(REE)系统优化调控:基于绿色崛起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BDF050)
4)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鄂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土壤及水环境的影响”(项目编号2009CDZ028)
5)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创新和技能培养的《地理建模》教材开发编写”(项目编号2014-S-02)
6)湖北省科技支撑软科学项目“资源-环境-经济(REE)系统优化调控:基于绿色崛起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BDF050)
7)2018年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软科学研究项目“城市创新要素集聚的人才虹吸效应研究”(项目编号2018ADC123)
8)2018年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绿色发展视阈下的湖北省城市化研究”(项目编号2018123)
9)2020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创新要素集聚与资源环境约束研究”(项目编号2020207)
10)2020年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湖北省城市收缩格局过程及仿真”(项目编号20ZD090)
11)2023年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湖北省城市韧性时空格局及其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3ZD141)
12)2009年湖北省卫生厅项目“武汉市儿童铅暴露风险评价及预警”(项目编号JX4B49),2009-2011
13)2013年湖北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霾天气下武汉市城区PM2.5中重金属的污染表征及健康风险评估”(JX6B29)
14)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武汉市城市圈生态系统健康诊断及预警研究”(项目编号15Y146)
15)2018年湖北科技学院“资源—环境—社会复杂系统科研创新团队”,湖科科(项目编号[2018]12号)
16)2021年咸宁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大健康专项课题重点项目“咸宁市砖茶控氟研究”(咸科文[20121]20号)
17)2023年咸宁思想库一般课题“创文背景下咸宁市城区生活垃圾管理问题诊断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咸市社科文[2023]8号)
18)2024年湖北省民宗委科研项目“以茶促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咸宁市青砖茶绿色创新发展的思考”(项目编号2024-SMZ-05)
指导课题:
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教师),基于竹边角料的生物质炭复合环保材料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项目编号201710927008),2017.07-2019.12
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教师),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的效果研究,(项目编号201210927022),2012-10-2014.12
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教师),基于竹边角料的生物质炭复合环保材料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项目编号201710927008),2017-2019
4)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教师),创新要素流动——基于社会物理学的研究(项目编号201910927005),2019-2020
5)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教师),湖北省城市收缩过程研究(项目编号202010927010),2020-2022
6)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教师),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及驱动路径分析——以环斧头湖区域为例(项目编号202110927001),2021-2023
7)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指导老师),赤壁市砖茶典型种植区砖茶控氟研究(项目编号202410927008),2024-
代表性成果:
[1]Innovations in attracting regional talent, Management Decision [J], 63 (5)
[2]创新要素集聚与产业升级: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2, 31(11)
[3]湖北省城市收缩格局及其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22, 02
[4]砖茶控氟研究述评[J].江西农业学报, 2022, 34(6)
[5]创新要素流动及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 2020, 39(5)
[6]武汉市城市化过程中资源环境压力测度与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12)
[7]中国省际绿色发展指数空间计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8,12
[8]湖北省绿色发展指数空间格局及诊断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7,26(2)
[9]城市化进程中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基于动态联立方程模型[J].干旱区地理,2018,41(3)
[10]湖北省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关系计量分析[J]资源市场与开发,2016,32( 10)
[11]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固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3)
[12]武汉市儿童多途径铅暴露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2012,3(6)
[13]The Distribu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of Cd and Zn in Cultivated Soil of Henan Province [J]. Chemical Speciation & Bioavailability, 2011, 23(3)
[14]武汉市PM2.5的健康损失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1)(通讯作者)
[15]咸宁市生态系统健康诊断预警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 2015,54(2)(通讯作者)
[16]武汉城市圈技术创新与城市化关系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2017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2017:1.(会议论文)
著作:
[1]郝汉舟.土壤地理学与生物地理学实习实践教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郝汉舟,翟文侠.地理建模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3]郝汉舟.技术创新背景下城市化进程的资源环境效应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
奖励与荣誉:
1.咸宁市社科领军人才(2024年)。
2.研究成果《技术创新背景下城市化进程的资源环境效应实证研究》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2017-2018年度)(优秀成果编号20CG094)。
3.2010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地理科学教学团队”主要成员([鄂教高(2010)5号文件]。
4.2009年指导万佳新同学的论文《重金属铜在黄淮平原小麦籽粒中的分布与影响因素》获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
5.2010年论文《九宫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获湖北省地理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6.2011年论文《咸宁市“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环境文化建设思路与对策建议》获得“金桂湖杯”生态文明•环境文化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7.2012年指导杜丁丁同学的论文《植物生长调节剂IAA,GA对蜈蚣草富集砷的强化》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8. 2013年直到缪语然同学的论文《咸宁市淦河富营养化现状与磷的二次释放研究》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9. 2014年指导安辉同学的论文《咸宁市生态健康诊断预警》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10. 2014年度《应用生态学报》优秀论文一等奖。
11. 2016年指导谷丰同学的论文《武汉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基于生态系统医学方法》,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12. 2019年指导黄钦同学的论文《基于结构方程的创新要素—绿色技术创新—城市资源环境效应传导机制分析》,获得湖北省地方院校优秀学位论文。
13. 2020年指导王涛同学的论文《创新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能级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获得湖北省地方院校优秀学位论文。
14. 2021级指导左珂怡同学的论文《创新要素集聚与产业升级:基于绿色技术创新中介效应研究》,获得湖北省地方院校优秀学位论文。
15. 2022年指导刘常胜同学的论文《南方红土砖茶产区土壤降氟研究》获得湖北省地方院校优秀学位论文
16. 2023年指导黄文林同学的论文《赤壁市砖茶典型种植区砖茶控氟研究》获得湖北省地方院校优秀学位论文
17. 2024年指导张雨硕同学的论文《数智化对城市生态韧性的作用研究》获得湖北省地方院校优秀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