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探寻尘封的历史 仰望文明的星空 叩问脚下的厚土 探究发展的路径 ——2024级地理科学专业在江汉平原开展“区域经济与区域认知实习”

发表时间:2025-10-31 浏览次数:

(通讯员:朱俊成,熊征;审核:宋成舜)2024级地理科学专业于2025年10月25日-30日在荆州、天门、潜江、仙桃四市开展“区域经济与区域认知实习”,实习活动由朱俊成教授、黄莉敏教授、王孝才副教授、张敏副教授、秦艳艳博士组成的教学团队组织实施。本次田野教学集聚区域认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地理国情本底、要素、环境、政策、区域关联等核心条件,从时间、空间、尺度、关系四个维度,通过现场观察、现场讲解、分组访谈、分组探究、小组交流等方式,对四市区域条件、区域关联、经济要素、产业结构、产业体系、发展现状与问题、未来方向等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通过田野课堂培养学生认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全场景、多维度的教学模式,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素材丰富、行走的地理课堂。

一、精细化设计,确保教学质量

本次野外实践教学是我院地理科学专业首次开展“区域经济与区域认知实习”的野外实践教学。为做好本次田野教学工作和确保教学质量,课程团队先后三次对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构建、教学路线与考核评价等进行了研讨,周密的计划确保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同时进行了多轮次的集中备课与讨论,在现场课堂环节,适时进行讨论交流,确保了教学内容的体系性和高质量的教学成交。

二、多维度田野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围绕区位条件、地理国情本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要素,本次野外实践教学的现场教学总体上分五个环节:现场观察、田野教学、社会调查、分组探究与研讨、集中交流,结合江汉平原的区位条件、发展基础、发展方向等,精心选择了荆州博物馆、荆州古城、楚王车马阵、天门经济开发区6家代表性企业(现代农业、工业制造业、循环产业、电商物流业、电子信息技术等)、潜江智慧农业与五七油田、仙桃特色小镇,围绕要素、条件、产业、政策等关键问题,构建了“观察—教学—调查—研讨—交流”五位一体实践教学链条。现场教学中既有团队老师的专题性讲解,也有相关企业技术专家的现场介绍与指导,多维度的田野课堂教学确保了教学质量与效果。

三、课程思政,厚植家国情怀

地理科学与国家需求,始终是地理人的奋斗方向。本次实习以潜江五七油田作为课程思政的现场教学点,聘请了五七油田大会战旧址工作人员从油田历史、现在与未来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与现场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专业的视角审视发展中的问题,回应国家需求下的地理人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四、创新形式,师生共筑田野课堂

野外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全要素的现场教学与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的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落实科学、技术、工程与实践四位一体学习目标,培养和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本次田野教学形成了现场学生自主性观察、小组现场讨论、学生先讲、老师后讲、师生共研五位一体的田野教学模式,真正把田野课堂打造成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意志锤炼、情怀教育的学生主体、老师引导的生动课堂。

为期六天行程,千里足迹,地理人实现了扎根祖国大地、用脚步丈量区域肌理,以专业视角解码区域认知与区域经济根、枝、叶关系,在实践中涵养家国情怀,在探索中淬炼学科担当。

图1集中备课

图2现场讨论

图3现场教学

图4现场教学

图5现场教学

图6现场教学

图7学生小组研习

图7学生研习成果

图8实习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