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乔秀兵审核:谈仙芳)9月26日上午9:00,湖北科技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绿芽”志愿服务团队在咸宁市咸安区夹皮沟小区邻里驿站开展“普语连邻里,和谐进万家”普通话宣讲活动。活动围绕普通话学习的意义、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等内容展开,旨在提升社区居民普通话应用能力,促进邻里顺畅沟通,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到场参与。

明晰价值:普通话串联生活与发展
宣讲开篇,学院宣讲员围绕“为什么要学习普通话”展开深度解读,从国家发展、经济机遇、文化传承、教育公平四大维度,阐明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宣讲员强调,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纽带,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关键载体。宣讲员结合社区居民生活实际,列举普通话的实用价值:外出旅游时轻松问路购物、就医时准确描述病情并听懂医嘱、通过电视新闻和智能手机与晚辈顺畅沟通等场景,让居民直观感受“一口普通话,伴我行天下”的便利,深刻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必要性。
厘清认知:方言与普通话和谐共生
针对“推广普通话就是消灭方言”的常见误区,宣讲员提出“方言是根,普通话是翅膀”的理念,清晰界定二者关系。宣讲员指出,普通话具有规范性与通用性,适用于跨地域、跨民族正式场合;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地方特色词汇与表达,体现文化多样性。
为增强居民体验,宣讲员发起“湖北方言大挑战”,以“你在干什么”“你吃饭了吗”等日常问句进行方言与普通话对照,让居民在互动中感受方言魅力,同时明确普通话在跨地域交流中的核心作用。在学习方法分享环节,宣讲员给出“多听多说、模仿练习、参加培训”三大建议。

凝聚共识:共推普通话共建和谐社区
活动尾声,宣讲员发出倡议,号召社区居民携手学习推广普通话,以规范语言促进沟通顺畅,以顺畅沟通凝聚邻里情谊。在传承方言文化的基础上,借助普通话搭建更紧密的社区联系,让和谐之风走进千家万户,为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语言活力。
此次普通话宣讲活动,既为社区居民普及了普通话知识,也搭建了语言文化交流的平台。此次活动的负责人表示,未来学院将持续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开展更多贴近社区需求的公益宣讲活动,助力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养,推动文明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