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工科揽月学术沙龙 前沿智汇精彩纷呈 ——记揽月学术沙龙(工科组)第三、四、五讲

发表时间:2025-09-28 浏览次数:

(通讯员:张敏;审稿:周显鹏)在学校科发院立项支持下,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联合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于2025年9月25日下午在教二403、405、407多媒体教室成功举办了工科组揽月学术沙龙第三讲、第四讲、第五讲活动。

这是继上半年成功举办第一讲、第二讲之后再次盛大开讲。开讲前期,牵头单位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精心组织、制作海报、印制证书、购买礼品,并通过在相关学院门口、东西区食堂门口、揽胜楼门厅等处摆放海报、各相关QQ群组发布海报等方式广泛宣传发动,使得本次工科揽月学术沙龙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活动开讲时,会场坐满了来自不同学院的师生。

本次工科组揽月学术沙龙邀请了来自不同学院的六位主讲嘉宾,其中来自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申子宇副教授以“利用卫星时频信号测定重力位”为题,从理论体系出发,解析全球重力位差精准测量的技术路径,展望其在地球物理勘探、空间科学领域的应用价值;睢瑜博士聚焦“鄂西地区沉积环境与全球变化响应”,通过灯影组米氏旋回精细分析,揭示区域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的关联机制;来自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钱涛教授围绕“大语言模型非语言能力评测”,构建科学评测框架,剖析模型在逻辑推理、代码生成等领域的能力边界与优化方向;来自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安冉博士以 “容性耦合等离子体熄灭过程模拟”为主题,追踪电子密度、粒子通量等关键参数演化规律,为等离子体器件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来自自动化学院的冯波博士则分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经验,提出“实验室-企业”联动、跨学科协作、政策借力的实践路径;来自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的张莹婷博士聚焦“桂花花瓣衰老机制解析及其在品种选育中的应用研究”,围绕桂花花瓣衰老过程、开展非编码RNA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等研究,并推动其在优良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发展中的应用。以上六位主讲嘉宾的讲座内容涵盖多个前沿科技领域,让工科组揽月学术沙龙活动成就了一个学科交叉、聚智交流的平台。讲座现场思想碰撞不断,师生交流互动,掌声不断、精彩纷呈,学术氛围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