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正开;审稿人:周浩)9月18日,资环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召开“教育家精神:师德师风建设之基石”专题学习研讨会。全体教职工参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周浩主持。

政策领学:明晰规范,筑牢行为底线
会上,副院长宋成舜同志领学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他逐字逐句解读准则内容,结合高校教师的日常工作实际,深入剖析每一项准则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意义。从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到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再到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等十个方面,为全体教职工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行为规范图谱。
随后,传达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他详细阐述了意见和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目标和主要任务,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领学,全体教职工加深了对国家和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政策要求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案例警示:以案为鉴,敲响师德警钟
紧接着,党委书记周浩同志领学了《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并结合近年来高校教师师德失范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他选取了不同高校、不同类型的若干案例,从学术不端、性骚扰学生到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深入剖析了这些师德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处理结果。
在讲述案例的过程中,周书记提醒全体教职工:“这些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们犹如一面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师德失范的严重后果。每一位教师都要以案为鉴,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师德底线,不触碰纪律红线。”通过这些真实而震撼的案例,全体教职工深受触动,深刻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增强了严守底线、不碰红线意识。
研讨交流:共话精神,凝聚育人共识
在政策学习和案例警示之后,全体教职工围绕“教育家精神如何融入师德师风建设”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实际,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有的教师谈到,教育家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作为高校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以学生为中心,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的教师认为,教育家精神是一种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还有的教师提出,教育家精神是一种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精神,要秉持科学态度,严谨对待每一项研究和每一堂课,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总结展望:砥砺前行,书写教育新篇
会议最后,党委书记周浩同志作了总结发言。他对本次专题学习研讨会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通过政策领学、案例警示和研讨交流,全体教职工对教育家精神和师德师风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周书记强调,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教职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今后的工作中,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同时,他希望全体教职工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教育家精神:师德师风建设之基石”专题学习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资环学院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全体教职工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共同书写资环学院教育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