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敏 审稿:宋成舜)2025年8月14日,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与河海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创新设计大赛圆满落幕。我院陈志教授、宋成舜教授、翟文侠老师指导的四支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前沿的技术应用与严谨的方案设计,分别斩获四项全国二等奖,充分彰显了我院在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领域的学科优势与人才培养实力。
作为我国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领域的顶级赛事,本届大赛旨在持续推动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进程,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论,全面落实生态文明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大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资源环境领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问题,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国土空间全域整治方向,陈文卓、李白、丁梦悦、王中屹团队的“楚韵余桥,全域织新”方案,以赤壁市余家桥为研究区,创新融合 GIS 空间分析技术与“三生空间”优化理论。通过构建三线管控模型,结合当地楚文化遗产保护需求,设计“耕地提质+生态修复+产业融合”全域整治路径。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向,吴颖慧、胡梦雪、康燕玲、华奕翔团队的“平畴织绿韵,垄上待丰歌”方案,针对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等三镇农田碎片化、水利设施老化、土壤肥力不均等问题,基于土壤采样检测数据与农田水利现状勘察结果,运用农业系统工程学原理,构建“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体系。
在矿山生态修复方向,项昊、吴雨潇、高硕、许诺团队的“联合修复破茧成蝶,共治矿山绿满山河”方案,针对咸安区桂花镇七个采石场的“岩石裸露、水土流失、土壤贫瘠”等生态问题,创新提出“地貌重塑-土壤改良-植被重建-生态监测”四位一体修复技术体系。
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向,吴与玥、董昕颜、谢如梦、柏入铭团队的“古道茶驿-羊楼洞村人地共生景观设计”方案,以“万里茶道活态传承”为核心,立足羊楼洞村“明清茶贸古镇”的历史底蕴与“鄂南生态茶乡”的自然禀赋,系统推进农村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此次佳绩的取得,是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基础技能、综合应用与创新突破”三阶递进育人体系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实现“从课堂理论到工程实践”的深度转化。未来,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持续以国家级学科竞赛为抓手,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我国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