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资环学院2023级地理科学专业赴上海、昆山开展人文地理综合实习

发表时间:2025-05-28 浏览次数:

(图文:朱俊成;审核:熊征、宋成舜)为深化地理学科实践育人内涵,践行“地理学服务国家需求”的使命,2025年5月17日至25日,资环学院2023级地理科学专业师生赴上海、昆山两地,圆满完成了为期九天的《人文地理综合实习》(课程编号:311SJ506)。本次实习由朱俊成教授、钟学斌教授等五位教师带队,聚焦“人、城、产、交、文、旅、创、生、治”等人文地理要素,通过全场景、多维度的教学模式,打造了一堂行走的地理课堂。

跨省实践开新篇:精细化设计保障教学成效

作为资环学院首次跨省开展人文地理综合实习,课程团队历经五次专题研讨,精心规划八大主题,涵盖“城市公园空间布局”“15分钟社区生活圈治理”“滨水空间与生态文明”等热点方向,构建“观察—教学—调查—研讨—交流”五位一体实践链条。实习期间,师生深入上海陆家嘴金融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典型区域,通过田野调查、数据采集、小组研习等形式,验证理论、锤炼技能,全方位提升地理实践力与学科素养。

课程思政融实践: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本次实习深度融入课程思政,将中共一大会址、四行仓库等红色地标作为“第二课堂”,通过实地探访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感悟地理人的初心使命。学生代表表示:“在松沪抗战纪念馆的现场教学中,我们不仅分析了城市历史空间保护,更深刻体会到地理学科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

创新模式显特色:师生共筑田野课堂

通过九天的现场观察、教学与研讨,达到了设计的教学目标,既实现了课堂场景的转换,又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需求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很好地回应了“地理学与国家需求”学科使命与特色,师生们普遍认为,本次野外实习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安排精致,达到了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专业综合育人目标,形成了用脚步丈量土地的以苍穹为课堂、以大地为素材的特色化教学形式,培养了学生田野调查与空间分析能力,更在实践中涵养了家国情怀和地理人的使命担当意识。

图1 课程团队讨论教学内容和路线

图2 师生在教学现场开展地理观察与研讨

图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现场研习

图4 开展中期小组成果汇报与集中研讨

图5 实习团队集体画像

九天行程,千里足迹。资环学子用脚步丈量城市肌理,以专业视角解码人文地理,在实践中涵养家国情怀,在探索中淬炼学科担当。课程团队力争再用3-4年时间围绕长江中下游带的人文地理要素、资源与环境,打造一条有特色、有温度、有情怀、有亮点的内容丰富的高品质人文地理全要素实习环线,为推进我校地理科学一流专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